索 引 号:
757105322/2016-00037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发文字号:
济安委办〔2016〕20号
标  题:
关于开展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16-05-18
发布日期:
2016-06-03
关于开展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驻济单位及各生产经营单位: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和依法治安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安排部署,现将我市制定的《济源市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精心准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好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附件: 1. 济源市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2. 2016年“安全生产月”宣传规范用语

 

 

 

                                    2016年5月18日

 

 

 

 

 

 

 

 

 

 

 

 

 

 

附件1

 

济源市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为确保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我市扎实有效地开展,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市人民安全素质、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弘扬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围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系列宣教活动,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法治,强化基层基础,促进落实安全责任,大力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加快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三、活动安排

(一)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贯活动

1.6月1日,市领导在《济源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就安全发展接受济源电视台采访,进行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和重点安排部署,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同时,市安监局、文广新局联合在济源电视台播放《筑基》主题宣教片,拉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序幕,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都要积极参与这一宣传活动。

2.6月1日前,全市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要在机关和公共场所悬挂安全生产横幅3-5条;各企事业单位要在单位门口悬挂安全生产横幅1条,单位内部悬挂横幅2条以上,张贴“安全生产月”宣传画和布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板报等;各行政村、居委会要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2条以上,出安全板报1-2期。市住建、交通、商务、旅游、供销、文化、体育等部门要对本行业建设施工现场、公园、公交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氛围营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在各场所集中悬挂安全标语、“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宣传画、《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事故警示挂图等。

3.6—10月份,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在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村(居)、社区、学校、企业进行以《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豫安委〔2016〕8号)宣贯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宣讲活动,做到宣讲全覆盖,不漏单位、人人皆知。

4. 市安监局、文广新局联合在济源电视台播放事故警示教育片《伤逝第二季》、《痛思》、《生命斑马线》,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全市各企业要组织观看。通过安全生产事故中的惨痛教训,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听到、感受到,真正在全市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全市各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通过举办事故案例教育展览、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反思讨论、举办安全知识辩论赛、事故预防及自救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职工自我防范意识。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主题活动

1.在济源日报开辟专栏,对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集中报道,深入发掘报道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事迹,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 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微信平台宣传活动。一是开展扫码普及安全知识活动。市政府安委会在咨询日当天设立专门展台,通过公众扫描二维码关注“济源安全”微信平台后领取礼品的方式,提高全民安全生产关注度。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企业职工、群众关注“济源安全”,市政府安委会将在7月份统计各辖区、各行业(领域)关注人数并组织评比,对优秀组织者予以表彰。二是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生产月期间,市安监局通过微信平台不间断向全市职工、群众发布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常识、应急自救知识等内容,进一步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增强全民安全意识。三是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发展论坛活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和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责任体系情况,以及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做好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采取的措施等为主要内容,在“济源安全”微信平台发表评论、撰写体会文章,传播安全发展观念,普及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安全文明素质。

3. 深入开展企业系列宣贯活动。一是开展“企业家谈安全生产”活动。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企业主体责任挺在前面,围绕“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在企业内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公开课,发放安全生产教育读本,观看宣传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深入阐释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理念普及和安全素质提升。二是开展基层一线员工岗位安全教育活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全市“大宣传、大教育、大培训”的基础上,督促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企业加强一线员工岗位操作应知应会教育,从严检查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情况,切实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发生。三是推动开展佩戴岗位安全卡活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0号)要求,指导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企业设置企业风险公告栏,佩戴岗位安全卡,大力推广手指口述、安全风险描述、安全操作要点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岗位安全知识,营造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

4. 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宣讲团下基层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市政府安委会将邀请专家组成安全生产宣讲团,围绕《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组织培训。宣讲团将深入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和重点企业集中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安全技能,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

5. 开展安全发展公益宣传提醒。在济源电视台、济源广播电视报、济源晨报、“济源安全”微信平台播发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广告。市交通运输部门要组织协调各营运单位,在全市公交、出租和长途营运车辆上统一制作张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车贴,并充分利用车载广播电视系统循环播放安全生产常识、公益广告、警示教育片等相关内容。

6.开展安全生产对话谈心活动。6月至9月底,围绕“明责、尽责、知厉害”的主题,市政府安委会及成员单位按照《济源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千万”对话谈心活动的通知》针对全市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各类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贸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级和分行业同时组织开展一次对话谈心活动。

 7.开展“安全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安全生产志愿者采取社区集中宣传、进家入户宣传、安全生产主题文艺演出、主题影视作品展播等多种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知识,发放印有安全常识的宣传页、围裙、扑克牌、鼠标垫、安全提示贴等实用性较强的宣传用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巩固我市安全发展的群众基础。

(三)举办“一日两查三周”系列活动

1. 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按照全国统一安排,市政府安委会将于6月16日举办“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具体活动地址、参加单位及要求另行通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以直接面向广大市民和交流互动的方式,通过制作展板、设立咨询台、展示应急救援设备、发放宣传资料、安全文艺演出、现场咨询、举办有奖竞猜、儿童安全绘画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集中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推广“12350”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解疑释惑,传播知识,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两查”专题活动。安全法制专项检查,根据安全生产法修订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和职工岗位规程,提高安全法制转化率。汛期专项检查,针对尾矿库、桥梁、山体、旅游景点等进行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3. 安全生产“三周”专题活动。一是安全科技周,集中宣传科技强安新成就,展示安全生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二是安全警示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企业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伤逝第二季》、《痛思》、《生命斑马线》等警示教育片,进行反思大讨论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典型事故进行剖析,深刻吸取教训,用事故教训推动企业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并举一反三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切实做到“一地出事故,全市受警示”。三是应急演练周。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组织开展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政企联动的事故灾难综合应急演练。针对危险化学品、矿山、涉爆粉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高风险行业领域,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和城市建设运行中的重点部位,特别是化工罐区和易燃易爆品仓库,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督促相关企业,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综合实战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组织辖区内村(居)、社区广泛开展紧急避险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活动,全面提高民众的自我防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市所有下游有居民的尾矿库(头顶库)的当地政府都要组织有关部门、企业和下游村庄进行一次汛期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四)行业性活动

1.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开展安全使用燃气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住宅小区宣传活动;

2.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开展“守护生命”征文比赛和“我身边的安全故事”演讲比赛;

3.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安全旅游”宣传活动;

4.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年”活动;

5.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6.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国土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宣传教育活动;

7.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学校、进住宅小区宣传活动;

8.市公安消防支队负责组织开展“人人参与消防,共享平安生活”宣传活动;

9.济源供电公司负责组织开展电力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0. 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局等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安岗在行动”、“巾帼建功”、“平安校园”等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五)区域性活动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既要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好全市性活动,也要结合辖区、行业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有区域性特色的活动,把“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与日常安全宣教工作和安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相结合,面向基层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宣传活动。

(六)配合做好全国、全省其他活动

1.积极参与“安全发展忠诚卫士”评选活动;

2. 配合全省开展“守护生命”征文比赛和“我身边的安全故事”演讲比赛;

3.配合开展好河南省第八届“安全河南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

4.配合做好全省“安全生产中原行”活动;

5. 配合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班;

6.配合开展好国家、省安排的其他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动员部署,狠抓推进落实,确定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企业宣教主体作用,推动活动重心向基层和企业下移,以活动的扎实开展推进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活动形式。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在总结前几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新安全宣教形式,丰富内容,力求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广泛参与。要积极发挥媒体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既要巩固传统媒体阵地,也要注重发挥网络、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作用,加大宣传报道密度,扩大宣传声势,用“安全生产月”带动全年的宣教工作,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

(三)注重督导落实。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市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辖区、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中原行”活动信息跟踪调度,掌握相关动态,并将相关活动组织开展情况,以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本两种方式,及时报送至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其中,活动方案于5月29日前上报,活动总结于7月3日前上报)。市政府安委会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及时总结活动开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开展不力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此项考核结果作为全年安全生产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济源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地    址:综合行政区8号楼431室

联 系 人:陈晚清   

联系电话:6838266    6633972(传真)

 

 

 

 

 

 

 

 

 

 

 

 

 

 

附件2

 

2016年“安全生产月”宣传规范用语

 

1.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2.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3.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5.强化依法治安,狠抓预防治本。

6.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7.加强管理,举一反三,堵塞漏洞,排除隐患。

8.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 

9.保障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生命。

10.除隐患,明治理,防事故,保安全。

11.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2.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监督。

13.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4.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15.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

16.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17.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8.遵章守法是责任,爱岗敬业是本份。

19.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0.擂响安全之音,祈福国泰民安。

21.基础上多一份耕耘,安全上多一份收获。

22.守纪守责守规程,保质保量保平安。

23.严禁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24.规章制度要遵守,莫让违章成祸首。

25.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是明灯。

26.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27.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本质安全。

28.安全就是生命,健康就是幸福。

29.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30.落实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防范。

31.落实责任,保障安全,提高效益。

32.弘扬安全文化,传播安全知识。

33.安全生产人人管,事故隐患处处防。

34.落实一项安全措施,胜过十句安全口号。

35.安全之钟时时敲,安全生产人人抓。

36.和谐社会齐构建,安全撑起幸福天。

37.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38.安全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39.普及安全知识,惠及千家万户。

40.手拉手共筑和谐,心连心关爱生命。

41.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

42.提高安全生产整体素质,实现安全健康科学发展。

43.携手平安之路,共建和谐家园。

4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45.遵章守纪、善待生命、共创安全、共享平安。

46.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劳动纪律。

47.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48.广泛开展打三非、反三违、防三超活动。

49.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50.强化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51.坚持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52.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53.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54.全面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减少事故伤残和事故危害。

55.遵章守法,关爱生命。

56.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57.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平安。

58.安全发展,强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9.加强安全网络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60.把安全带上岗,把幸福带回家。

61.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62.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63.规范安全行为,体现生命价值。

64.宁为安全操心,不让事故伤心。

65.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管理。

66.安全靠规章,严守不能忘。

67.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68.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69.培养安全习惯,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养。

70.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71.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7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73.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74.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75.你对违章讲人情,违章对你不留情。

76.严禁使用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77.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78.加强劳动保护,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79.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80.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责任。

81.爱妻、爱子、爱家庭,不讲安全等于零。

82.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83.安全生产人人管,事故隐患处处防。

84.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人人尽责,确保安全。

85.架安全之桥,修筑平安之路。

86.重视安全等于重视生命。

87.安全是朵幸福花,合家浇灌美如画。

88.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

89.加强农村安全管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90.关注安全,呵护生命,安全发展,强市富民。

91.员工坚守岗位准则,切勿逾越“安全红线”。

92.帽子在头上,安全在心上。

93.规章制度要遵守,莫让违章成祸首。

94.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本质安全。

95.群策群力科学管理,戒骄戒躁防范事故。

96.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97.掌握安全生产知识,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98.紧握安全钥匙,开启幸福大门。

99.坚持以人为本,坚守安全红线。

100.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应急管理局 电话:6633960 / 6633878

地址: 济源第二行政区8号楼301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2807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24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21